酌寒

向死而生。

灰姑娘

《灰姑娘》是灵感来源,但其实与那个童话没有太大关系

语言生硬混乱,各种要素拼凑的报复性无聊复健产物

背景部分参考《桃花扇》

严重物化女性警告




灰姑娘本来并不叫灰姑娘,只是花楼中一个端茶递水的小丫头,整天穿着不新不旧的衣裳,低着灰扑扑的脸,不知道谁起了这样一个绰号,叫开来,大家也就渐渐不记得她原本的名字了。

 

小丫头长成了大丫头,干得依然是端茶送水的活,看着当年几个姐姐妹妹吊嗓练舞,得了些什么“舞低杨柳”、“歌尽桃花”的美名,一个赛一个风光。她呢,歌也平平,舞也平平,始终得不到歌舞教习的赏识。

 

一日楼里来了贵客,恰好逢灰姑娘当值,劝了几轮酒后,贵客醉醺醺的说明了来意——他是长定一个戏班子的老板,新戏写出来缺个主角,想过来挑个姑娘。

 

没过一会儿,小红、小月、春风、醉柳等都慌慌忙挤进了包房,脂粉香气一下子馥郁地呛人,有几个姑娘在角落里偷偷摸出镜子抿着胭脂,将衣襟往下拉了拉。鸨儿在一旁陪着笑,道:“心月这姑娘忒不懂事,您先挑着这些,我这就把她给您叫下来。”

 

“不必劳烦了,这里面如果有登过台的,就请她们回去吧。”看着鸨儿不解的神色,戏班老板笑了笑,“登过台,观众知道有几分本事,就不值钱了。”

 

临走的时候,老板舍了几锭银子,带走了灰姑娘。

 

 

 

几个月后,戏班的新戏开演了。灰姑娘经过戏班老板的精心培养打扮,描画的唇红齿白,纤腰不盈一握。开演几天,大半个京城的男人都蜂拥进了剧院,出来之后,不少人对她的美貌牵肠挂肚。很快,酒馆茶楼的说书先生都在绘声绘色的讲着灰姑娘的故事,街边小贩也在兜售着灰姑娘的画册,供那些求而不得的人聊解爱慕之情。

 

灰姑娘一朝成名,无依无靠,遭到了很多名伶歌女的嫉恨。那楚楚可怜的脸蛋激起了男人们的保护欲,一时间,酒馆里常常能见到几波人为哪位姑娘更好看争论不休。灰姑娘出场时也有了新的规矩,不能喊别的歌女的名字,大幅的绫罗、小巧的金银首饰,都只能送给她。一个歌女登台的时候不小心踩了她的裙子,在散场时,被扔臭鸡蛋,菜叶子,男人们把她团团围住,要她向灰姑娘道歉。后来,没有人再见过那个歌女了。

 

声名大盛的灰姑娘先后被赵家、孙家请到家宴上唱曲儿,妆还没卸干净又去了十五的灯会。戏没唱几回,把排场先挣足了。走到那里,都有裙下之臣前后拥簇,就为了听她一声含笑的道谢。

 

虽然花名在外,灰姑娘还是穿着那种灰扑扑的衣服,这是戏班老板教她的。藕灰色的裙子配上青灰袄,眼瞳里像含着水,只要瞥一眼,跪倒在她裙底下的男人便恨不得把房子都当了,换成大红绸缎抛到台上。

 

“她是一个多么善良美丽的姑娘啊,默默无闻地努力,成角儿了也不招摇,她一定是菩萨派来的善女!”

 

灰姑娘也从来没有让喜欢她的男人们失望,一场戏演完后,她有时会破例说上几句,尤其在淮北的名伶、淮南的舞女又排了新戏之时,短短的几个字,像正在知道听戏的人的烦恼,一来二去,这种善解人意的体贴将台下的人迷恋地死心塌地。

 

 

 

太立三年,朝廷决定开放北疆茶市,为此,燕国的使臣特意赶到中原,进献贺礼之余希望与皇家结为姻亲。这件事一传十,十传百,不知道在哪个说书先生变成了“燕国使臣要求灰姑娘去和亲”。深爱灰姑娘的男人们愤怒不已,大街小巷的墙壁上贴满了“灰姑娘由我们守护”、“清白女儿,不嫁蛮夷”等字样。不知是谁的提议,居于北疆附近的男人们聚集起来,将茶市上所有的摊位全都抢掠砸毁,殴打一切阻拦他们的燕国人或中原人。

 

燕国君王听闻此事后大怒,只生效了几个月的和平条约就此作废,战争开始了。

 

没有人再见过灰姑娘,也没有人知道,战争什么时候结束。


评论(6)

热度(72)
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